1905电影网专稿 章子怡回来了。
这次,她带着更狠的角色回来了。
在近日热映电影《酱园弄·悬案》中,她的演绎堪称“脱胎换骨”。
从最初的畏缩颤抖到歇斯底里,再到最后的麻木决绝,章子怡用近乎自毁的表演方式,将詹周氏这个饱受家暴最终走向极端的女性,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7月12日,电影频道影人1+1栏目将和大家一起,回溯她26年银幕生涯的每一次蜕变。
1998年,张艺谋执导的电影《我的父亲母亲》,让年仅19岁的章子怡叩开影坛大门。
她饰演的招娣不施粉黛,扎着红头绳、身着花棉袄,凭借天然去雕饰的灵气,将少女对爱情的憧憬与执着演绎得真挚动人。
初绽锋芒的她没有止步于此。
在三年后,当章子怡以玉娇龙的身份飞身跃入李安的武侠世界时,没有人想到这个21岁的新人将如何颠覆自己的银幕形象。
她不再是那个单纯的乡村少女,而是一个身怀绝技、性格复杂的江湖女侠。
在《卧虎藏龙》的片场,她经历了严苛的淬炼。连续六个月吊威亚,手指磨出血泡结茧,每天收工后还要加练剑法和身段。
正是这份近乎执拗的努力,让玉娇龙这个角色鲜活起来。
这个兼具世家小姐贵气与江湖儿女血性的复杂角色,让世界见识到中国武侠美学的诗意与力量。
最终,《卧虎藏龙》在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4项大奖,包括最佳外语片、最佳原创配乐、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摄影,更成为首部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。而章子怡本人,也在年纪轻轻的21岁,荣获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。
随后,在与张艺谋再度合作的《英雄》《十面埋伏》里,章子怡展现出对武侠美学的别样诠释。
在今日(7月12日)14:15播出的电影《英雄》中,如月虽为配角,却以一抹红衣惊艳银幕。
作为残剑(梁朝伟 饰)的忠心侍女,将对主人的痴情与隐忍融入每一招武打动作中。
在另一部16:00播出的电影《十面埋伏》里,她饰演的盲女小妹,将柔与力完美融合。
那段在牡丹坊中的“仙人指路”鼓舞,是章子怡苦练三个月敦煌舞,十指绑30斤沙袋增强力道的成果。
竹林追击戏里青衫染血,三次“假死”层层递进,在章子怡的演绎下呈现出惊人的戏剧张力。
这些角色都是“打女”,但章子怡赋予了角色不同的层次。
如月对残剑的痴情隐忍,小妹复仇背后的脆弱彷徨,都让武侠世界里的女性形象更加立体。
对于江湖儿女的演绎,《一代宗师》里的“宫二”一角,成就了其演艺生涯的另一高峰。
初登场时的锋芒毕露,报仇时的决绝狠厉,晚年回忆时的温柔释然,从眼神到动作,从神态到气质,章子怡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准诠释了宫二的风骨与气节。
她凭借这个角色,一举斩获金像奖、华表奖等十二座最佳女主角奖杯,成为华语影坛首位达成五大奖大满贯的演员。
在今年,《酱园弄·悬案》里的她,为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演绎。
在这部影片中,她彻底颠覆往日形象,塑造了一个长期遭受家暴最终走向极端的底层女性詹周氏。
导演陈可辛评价道:“她完全消失了,银幕上只剩下詹周氏这个被逼到绝路的女人。”
在分析詹周氏这个人物时,章子怡提到,她的反抗不是出于恨意,是被逼上绝路的唯一出口。“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反抗意识的宝贵。对于一个处于弱势的受害者来说,她的勇气不是与生俱来的。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大时代洪流下小人物顽强抵抗的精神。”
颤抖的双手、充血的眼睛、混合着恐惧与解脱的表情,这种完全忘我的表演状态,很难不令人感同身受。
从《我的父亲母亲》中扎着红绳的乡村少女,到《酱园弄·悬案》中弑夫分尸的“毒妇”,章子怡26年的演艺生涯,如同一场不断前行的破茧之旅。
在今年7月,她宣布执导首部长片电影《游过海岸一百米》。以两岸寻亲故事缝合历史伤痕,三代女性演绎跨越海峡的情感史诗,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叩响民族记忆的和解之门。
在此之前,她曾在《我和我的父辈》中执导单元短片《诗》,以女性视角诠释航天工作者的牺牲与传承。
这次首次执导长片电影的她能为我们带来何种惊喜,值得期待。
“演员的生命在于不断打破舒适区。”
她每一次出现,都在不断拓宽自己的可能性。
7月12日14:15和16:00线上配资平台官网,电影频道影人1+1栏目将为您播出章子怡主演的电影《英雄》和《十面埋伏》,一睹江湖儿女的刀光剑影。
美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